首届星瀚杯“走进企业的法律课”公益大赛自10月16日启动以来,得到华政师生广泛关注,也受到了多家商事企业的大力支持,虽然总决赛已于11月29日落下帷幕(点击阅读:《首届星瀚杯“走进企业的法律课”公益大赛圆满落幕,8 组选手实景感受职场氛围,面向企业普法宣传》),但企业参访、律所交流、星瀚杯赛题解析等都仍在继续进行。在接下去的几周里「星瀚人文」特别开设「星瀚杯选手风采」栏目,带大家回顾、了解首届星瀚杯的冠亚季军们。
本次公益大赛共有102组、共221位同学报名参加比赛,这其中有一位同学经过层层选拔和激烈的角逐,进入了决赛并拿下季军。她就是本届星瀚杯“走进企业的法律课”公益大赛的季军张晨仪,分享的主题是《企业对特定人员的竞业限制管理指南》。
作为决赛中“唯二”的个人参赛选手,回顾她的参赛历程,在她娓娓道来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她的坚定和勇敢。
自己攀登,收获更多
都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不同于大多数集体参赛的选手,面对星瀚杯这座“大山”,张晨仪选择了自己攀登。“我希望能够创造出一个完整的、具有自我风格的作品,以此来检验我所学习的知识能够转化为多少实际产出,而且感觉自己参赛更有挑战性。”
在没有同伴合作的情况下,思维的火花难以碰撞是她遇到最大的困难。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呈现出一份较为完美的作品、提炼出这个课题最核心和精华的部分——这些可以和团队讨论的事情,都需要她自己去进行取舍。“没有其他人可以商量,我有时还是会有些迷茫的。”不过,好在读研开始,张晨仪就一直独立地完成一些法律课题的研究,并在课堂上进行汇报。这种习惯让她偏向于依靠自己推进研究,并理清思路。
虽然只能一个人站上星瀚杯的舞台,但在过程中,她也不是完全“单打独斗”。为使每一位参赛同学都能有所收获,星瀚组织了一支专业过硬、经验丰富的导师团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左由章律师作为导师为她提供了很多指导,同专业的小伙伴也一直在为她出谋划策,这都为她成功赋能,激发了更多新想法。“我也期待后续左律师对赛题的解析,相信会有更多收获。”
吸取营养,迸发能量
不久前刚完成的关于合规主题的庭辩实训、曾经被导师要求收集的相关课题资料,加之专业所长,种种契机促使了张晨仪从合规视角切入,并缩小范围,聚焦于竞业限制这一主题进行参赛。“一味地向上爬不一定是积累,复盘也很重要。这次比赛正好是个机会,让我能够完整地梳理一下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除了平时专业学习过程中的积累,为了参赛,张晨仪进行了一些补充阅读和调研,包括论文、数据以及律师对这个话题的解读。同时,得益于自己丰富的实习经历,让她既能通过律师角度分析问题,又能站在企业立场想其所想,同时还能运用一些法官思维理解实务。这样不同视角的结合与切换,是她的分享更为全面。
谈到比赛中印象最深的环节,张晨仪不假思索地说是决赛当天:“因为我平常都在长宁校区,很少有机会去松江校区,更别提是站上300人的会场进行案例演讲。”本来觉得能够通过复赛就已经完成了她想做的事情,成功进入决赛并拿到季军对她来说完全是一个意外惊喜。“我觉得每一位参赛选手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当天其他选手的展示也为我拓宽了不少思路,原来这个话题还可以这样讲。”
向着山顶,继续前行
征服了星瀚杯,前面还有更多的在等待着她——法院?企业?律所?法学人去路的三座高峰,你会选择哪条?通过这次比赛,张晨仪也更加清楚了自己的就业方向。“我目前三到五年的职业规划是做一名律师,相对于公务员系统来说,我个人更偏好市场化的环境。自由度和开放性,是吸引我的两个因素,我也更加喜欢在这种环境中工作的状态。另外,选择律师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觉得在律师行业能够最大程度的锻炼作为法律人的核心竞争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性。”张晨仪说:“在比赛的过程中,我完整地学习了从法律调研到法律演讲,并了解了律师是‘怎样把自己的产品卖出去’。如何服务你的客户、如何用更丰富的形式去呈现,也是我收获很大的部分。”
“最近很喜欢陪伴型的播客,我想推荐一期‘放学以后’的《看过的世界和还要去看的世界:辽阔属于你我》,”她说每次听到‘放学以后’都能给她一种力量,让阶段性的疲惫得到了抚慰,想去闯荡,也想去创造,还为此修改了微信个签。
在交谈中,我们能感受到张晨仪对未来目标的日渐清晰,也能看到她对法律展示出的那一番热忱。就如同她所说的,“这是一个开始、一个小小的序章”,但是当这段序章在未来揭开,我们可以预见,之后的故事将会精彩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