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潘书迪律师的执业领域以民商事争议解决为主,同时涉及常年法律顾问、知识产权及劳动争议等业务。作为本科为土木工程专业的“理工男”,潘律师在研究生期间因为热爱选择了备考法学,从而开始了他的跨界之旅。喜欢商业、热爱读书,当理科生的逻辑思维融入严谨的法律行业,潘律师的职业生涯会碰撞出哪些不一样的故事?
选择正确的航线
“做律师对我来说不只是往前走,更是在拼命向前爬。”在执业的两年中,潘律师这样评价自己在专业上的态度。因为大学时期对自己本来的土木工程专业不感兴趣,通过上选修课接触到了法学,在与当时的老师探讨并实习后,决定进入律师行业。在潘律师看来,做律师是一项漫长而坚定的道路,“深耕专业的时候,其实需要一个契机,能让人感觉豁然开朗从而再进一步,但是这个契机可遇不可求,在追求突破的过程中,我很享受持续努力的感觉,累并快乐着。”
提到为什么会选择加入星瀚,潘律师表示:“之前在广州,是我的同学推荐我来星瀚的,他说‘师兄,你如果回武汉,一定要去星瀚,整个武汉只有这家所和你想的一样’”。带着这份“初印象”潘律师接触了星瀚,他认为星瀚的品牌归属感和荣誉感与律师本人紧紧相连,而星瀚的价值观——热爱法律的技术派,也让他觉得惊喜而契合。在面试时,星瀚武汉分所的沈大力主任就根据潘律师的个人特点调整培养模式,希望给到他充分的锻炼机会和发展平台,这种双向选择完全符合了潘律师的职业规划。在得到offer后,潘律师也没有去其他律所面试,而是坚定地选择了星瀚。
目前,潘律师在业务之余,也负责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武汉校友会法律分会的部分工作,也在这个过程中,增加了会务经验,“对于要组织一场活动要怎么去对接,去邀请,这个方面收获比较大。”在对接工作时,潘律师也借助这个平台以另一种身份与他人进行沟通,了解其他人的思考逻辑以及对律师工作的看法,他认为这也扩展了他对于世界的认知。
“做事比怕事重要”
武汉分所喜迁新址后,潘律师不仅为改善的办公环境高兴,更欣喜于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分所日益欣欣向荣。而更让他开心的是,桌上堆积如山的案件材料终于有了安顿之处。潘律师笑称:“我这桌子上的东西最多,得占两个工位!非常感谢同事们的包容,哈哈哈!”在繁忙的工作中,自然面临着高压。
在面对工作压力时,潘律师也总结了自己的一套“抗压心法”:一个是与同事沟通案件细节,提升自己对案件的掌控性,找到解决思路走下去,在实践中找到操作方法;另一个是与家人大胆表达紧张感,有些情绪可能说出去就会缓解很多。“我一直认为,做事比怕事重要,只要找到对的解决方式,保持对可行性的坚信,压力就会减少”。
作为“技术派”律师,成为高效、负责的伙伴,是星瀚每位律师必备技能。如何在处理大量细节的法律案件中提升效率,潘律师给出的答案是——建立自己的知识库。“其实案件案由的种类很多都有共通性,对于同一种案件,我会整理成一个文本看下客户和法官关注的重点。那么在下一个类似案件中,我就可以按照这个逻辑去询问客户,求证事实,效率就会快很多,会避免一些重复性的检索工作。”
做好每个角色
年初,潘律师升级为爸爸,开启了人生新剧本。在“带宝宝和做业务哪个有挑战”的选择题中,作为成年人的潘律师不出意外的选择了“都有挑战”这一第三选项。宝宝出生后,潘律师的周末不仅要处理未完工作,也要进行带娃。虽然从毕业开始他就几乎没有享受过完整的双休(身为卷王做实习律师的时候就已经周末加班了),潘律师表示,他有时还是会和老婆或者律所同事打打羽毛球,进行下体育锻炼,也想有空的时候与家人一起去旅行。
在律所中,潘律师也承担着带教实习生的工作,在这方面潘律师也分享了他的见解。他认为,挑选实习生的核心在于适配度,即新人是否真正契合星瀚的文化。毕竟,每位新人的成长与融入都需要时间,这是客观规律。筛选并培养合适的人,对于双方而言都是一种更优的选择。有责任心、前瞻性,能够思考并完成任务,具有持续的探索欲就是一个相对较好的人选画像。
在每位实习生实习结束后,潘律师都会送给他们一本陈少文老师的《写给年轻法律人的信》书中归纳了许多法学生在读书阶段和毕业初期,特别是就业前两年所面临的典型问题,并给出了他自己的观点。“这些内容对我现阶段来说,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结语:如果要用一个比喻来形容如今的生活状态,潘律师觉得自己像是在乘坐一架长途航班。作为律师,外界常认为这份职业只需两三年就能“成熟”,但对他而言,真正意义上的成长至少需要五到八年的持续积累与深耕。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常陷入自我怀疑:五年、八年之后,是否能成为自己期待的样子?甚至,这条路到底选得对不对?
直到有一天潘律师突然想明白了一件事:既然认定了这个方向没有错,那就像坐飞机一样——即便过程并不舒适,但只要航向正确,就可以专注做好自己的事。这趟航班最终一定会抵达目的地。“更何况,行业面临的许多挑战,比如法律科技公司的竞争、法考政策放宽带来的就业压力,本就不是我个人能完全掌控或解决的。我能做的,就是在属于自己的‘座位’上,沉下心来,专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