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账追偿
争议解决
企业内控与反舞弊
企业合规
文娱体育
公司商事/投融资并购
财税法律
银行与金融
私募基金
知识产权
竞争法
海事海商
劳动人事
破产重组
国际仲裁
房产与建筑工程
行政/政府法律
刑事
财富管理/家事
生物医药与健康
教育
按年度搜索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本文将以一起我们近期代理的上海地区的胜诉案例为切入点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分析司法实践中对“债转股”效力的认定口径,为债权人追债及股东出资提供指引参考。
了解更多
这份历经一审、二审的判决,清晰揭示了“出资证明”的完整证据要件,无论对债权人还是股东都极具参考价值。
当债权人拿着生效判决申请执行,却发现债务人公司无财产可供执行时,能否追究未足额出资股东的责任?股东仅凭验资报告能证明出资到位吗?一份历经一审、二审及重审的出资纠纷案例,或许能给正在维权的债权人带来启示!
新《公司法》距今已经实施一年多,上海高院上半年发布了最新的专业研究,回应了实务中的热议问题。接下来我们为大家梳理上海高院的最新实操观点。
助力债权人理顺对应收账款的追偿路径、诉讼策略
对于任何理财产品的投资,通过退出投资获取收益是投资人的首要目的,私募基金也不例外。然而,如何“退”将成为当前及后续私募基金投资者面临的难题之一,也是投资者保护的最后一个环节。面临私募基金投资的多重风险,在退出阶段,如何及时发现风险点,并采取民事、行政、刑事或其他综合方案实现投资退出,我们拟通过系列文章对上述投资人退出阶段面临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针对性提供指引。